云計算是建立在基于網絡的、可配置的共享計算資源之上、能夠實現按需訪問的一種商業模式,是全球網絡技術與IT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企業對成本和效率需求推動的必然結果。該模式可實現網絡、服務器、存儲設備、應用和服務的最小化管理,依據客戶需求對可配置資源的快速提供和釋放,因此云計算所帶來的商業變革,不僅涉及到企業成本的節約,更重要的是可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云計算將企業分散的IT資源,通過虛擬化技術實現資源的動態調配和管理,在顯著降低企業投資成本的前提下,實現應用與客戶服務的最大化。
云計算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1)資源配置動態化。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劃分或釋放不同的物理和虛擬資源,當增加一個需求時,可通過增加可用的資源進行匹配,實現資源的快速彈性提供;如果用戶不再使用這部分資源時,可釋放這些資源。云計算為客戶提供的這種能力是無限的,實現了IT資源利用的可擴展性。(2)需求服務自助化。云計算為客戶提供自助化的資源服務,用戶無需同提供商交互就可自動得到自助的計算資源能力。同時云系統為客戶提供一定的應用服務目錄,客戶可采用自助方式選擇滿足自身需求的服務項目和內容。(3)網絡訪問便捷化,客戶可借助不同的終端設備,通過標準的應用實現對網絡訪問的可用能力,使對網絡的訪問無處不在。(4)服務可計量化。在提供云服務過程中,針對客戶不同的服務類型,通過計量的方法來自動控制和優化資源配置。即資源的使用可被監測和控制,是一種即付即用的服務模式。(5)資源的虛擬化。借助于虛擬化技術.將分布在不同地區的計算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基礎設施資源的共享。
云計算模式的應用,使用戶關注的焦點發生變化,用戶無需再去關注底層的IT基礎設施的部署與維護,而是更關注信息服務本身,通過云計算平臺.可根據自身需求定制個性化的信息服務,也可根據白身發展需求購買所需要的資源和服務。同時云計算可推動信息服務的購買方式發生巨大轉變。傳統模式下,客戶需要單獨購買底層硬件,操作系統授權、應用軟件授權或二次開發,所需費用要單獨考慮,同時為滿足業務峰值的波動性,相關配置和投資還要進行放大。在云計算模式下,底層基礎硬件資源、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實現一體化,客戶的信息服務也實現整體化定制,客戶僅根據自身的業務需求購買相應的一體化服務。減少了客戶IT投資費用,使客戶IT費用支出由資本性支出向運營性支出轉變。
云計算模式不僅可為客戶提供共享的優質計算資源,顯著節省成本(硬件投資成本、運維成本).降低能耗,而且利于企業信息化資源整合,簡化客戶企業管理.優化企業IT人力資源配置和組織結構。同時云計算資源的可擴展性還可滿足客戶需求的動態化波動,使企業很快適應業務需求的變化。因此,從云計算模式的特點和優勢來看,將來的信息化企業必定是“云”中的企業,云計算架構也將是企業信息化架構的最佳選擇。
鐵路作為信息化發展前沿的企業,為了全面迎接云計算時代的到來,適應全方位信息化集成新形勢,全面提高整體效益,降低運營投資成本,在鐵路由生產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發展階段,有必要大力推進云計算應用,提早規劃云計算架構,將各種以信息和應用方式提供的服務轉向云端。
為滿足日益繁重的鐵路客貨運輸生產任務,鐵路信息化技術日臻完善。目前鐵路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統主要有TMIS系統、運營調度管理系統、鐵路客票發售和預訂系統、集中受理優化裝車系統、列車運行圖編制系統、列車編組計劃編制系統、運用車布局優化系統,集裝箱管理信息系統,12306門戶網站等,在鐵路運輸生產、組織管理.對外服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鐵路在信息系統開發中,由于缺少統一的規劃和部署,開發主體不一,造成各信息系統之間在IT基礎設施資源、基礎數據信息、功能銜接等方面不能做到資源和信息的共享,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IT資源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復配置,資源利用率低,設備總體投資成本高。今后,為了滿足客戶運輸需求,全面提高客戶服務質量,提高鐵路運輸效率,有必要對分散的資源和信息進行整合和優化.將各系統集中在云計算商業平臺上,實現各系統問的互聯互通以及信息的高度共享,最終尋求企業運營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為滿足不斷變化的客貨運輸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高運輸組織效率和效益、優化鐵路運力資源配置、統一企業對外服務平臺,全面提高客貨服務水平.“十二五”期間,鐵路仍將繼續加快信息化技術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大在新一代客票系統、鐵路貨運電子商務系統、基于數據倉庫的鐵路運力資源優化配置輔助決策系統,集裝箱多式聯運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建設與投入,按照傳統開發模式,需要繼續投入資金,用于購置一定數量的服務器、存儲設備等IT資源,并配置一定的系統維護人員,投資成本和運維成本加大。而云計算技術突破了傳統的資源配置模式,運用虛擬化技術、資源分布式技術,將鐵路既有的IT資源進行虛擬化、動態化配置,在資源配置最少化的前提下,滿足后繼系統開發和維護需要,節省了投資成本和運維成本,可實現最優的投入產出比。
隨著鐵路與上下游企業供應鏈一體化技術發展,鐵路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客戶個性化的服務需求也將形成一個個商業價值鏈,貫穿于整個端到端供應鏈中。同時管理多條價值鏈,并將這些價值鏈編制連接在一起,隨著市場的變化快速進行組合、分解、再組合,就需要將這些價值鏈置于相互協作而形成的商業環境中,企業云協同技術不僅可滿足客戶差異化服務需求,而且上下游企業間的云協同,使得企業的商務流程趨于彈性化,以服務的方式統一在云中。也只有上下游企業間端到端的協同參與才能滿足客戶的價值需求。上下游供應鏈之間的云協同,不僅可提高整個供應鏈運輸效率,也可在相互協同中實現供應鏈的優化,使供應鏈位于動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價值網中,進而驅動企業業務流程優化。
企業協作云不僅實現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同,也實現企業內部各部門生產與管理的協同,云計算消除了各個部門、各作業環節之間的信息溝通障礙,各部門、個人之間也通過端到云的交流,而成為一種合作關系,各部門信息在云中的共享將促使企業管理結構從現在的多頭控制型向合作型管理轉變。企業信息傳遞也從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縱向模式向并行傳遞的橫向模式轉變。云計算資源的集中,使鐵路的生產信息和客戶需求信息置于云中,各部門可通過各種終端設備及時掌握、制定、下達相應的運輸生產計劃;作為鐵路生產和服務的參與者,也可通過在云中的交流,激發更多的創新,并參與到企業本身的決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