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春運首日。東莞,陰冷天氣,東莞東站,鐵路運輸繁忙,開啟了春運的序幕。這一天,筆者全過程跟班臨客3672次機班,感受到了火車司機的責任與標準,他們用心操縱著列車,平安旅客回家路。
“這趟臨客機車實行站接,列車應該是大編組,每節車廂估計滿員,東莞東——龍川北間龍川出站后有一處限速45公里,首趟臨客,要做好平穩操縱。” 1月13日14時30分,在龍川機務段東莞東派班室,擔當東莞東——廣安3672次司機謝國勇、副司機李帥機班在東莞東機務派班室進行出乘預想。司機謝國勇是一位70后,1997年參加工作,今年是他參加的第19個春運;副司機李帥是一位95后,2016年7月份參加工作,今年是他參加的第1個春運。春運首日首趟臨客,對于機班來說,不僅僅意味著春運的開始,更重要的是開啟了旅客的溫暖回家路。
14時30分至15時,機班在派班室出勤作業,仔細核對LKJ參數、填寫司機手帳、閱讀《春運安全細化措施》,一字一句進行核對準確無誤。“東莞東、惠州、龍川是營業站,平穩停車、精準對標,全程限速100km/h,管壓600Kpa。”在聽取機調員的出勤傳達后,機班嚴謹仔細召開了預想會,把變化點、風險點進行詳細研判。
出勤作業后,機班匆匆忙忙到食堂打了2份餃子。“中午飯沒有吃吧?”筆者問他們。“沒有呢,中午在公寓睡覺了,凌晨一兩點才退乘的,早上吃了早餐后就睡覺了,要備足精神擔當這趟任務。”他們回答。此時的我,心里對他們的敬意更加深厚了,為了備足精神,他們錯過了中午飯的時間,直至15時才打飯。“為什么只打兩份餃子,而不是炒飯或炒粉呢?”筆者有點好奇的問他們。“今天是春運的第一天,拉著旅客們回家團圓,我們吃份餃子,也像征著團圓。”司機謝國勇回答著。這是多么純樸的語言埃何嘗不是呢,每當春運之時,火車司機們“舍小家”、“顧大家”,日夜奮戰在春運運輸生產一線,甚至連一日三餐都沒規律。每趟車身后都有一兩千名旅客,火車司機們,用自己與家人的聚少離多,換取了廣大旅客的回家過大年。
15時25分,機班到達東莞東站一站臺的東頭,等待列車進站。站臺上,溫度10度,寒風輕輕的吹著,在站臺的角落里,他們放下乘務包,拿出水杯,緩緩地喝了幾口溫水。在列車到達車站前的10多鐘,他們得解決午飯問題。15時35分,他們拿起餃子,站在寒風中一個一個的吃著。打好的餃子已經冷了,他們邊吃著餃子邊喝著溫水。幾分鐘時間,午飯就這樣“勝利”解決了。也許,在外界看來,火車司機都是吃香的喝辣的。但是,走進他們真實的工作場面,你會發現他們為了工作,經常是上餐不接下餐,三餐經常不定時不定點,而且并不影響他們對職業的高標準、嚴要求。
15時52分,列車在東莞東站停準停穩,謝國勇機班進行接班作業。在狹小的司機室里面,他們一邊核對LKJ參數、一邊手比呼喚確認,一邊對制動機進行試驗、一邊對儀表顯示進行確認。每一個動作嫻熟標準,每一個參數準確無誤,全神貫注的做好開車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16時03分,機班兩人核對完所有數據后,對安全正點、平穩操縱進行再思考、再預想:這趟臨客,18節車廂,1031噸,43.2換長,旅客人數接近2000人,三四名旅客所攜帶的行李相當于一名成年人重量,車廂內人多行李多,較擁擠,在列車起動、貫通、過岔、停車過程當中,應注意平穩。16時06分,司機謝國勇按平穩操縱方法要求,鳴一聲長笛后加“油門”,列車從東莞東站緩緩開出,列車從靜止到1km/h,用了5秒鐘,如果不是往窗外看,車上旅客很難察覺到列車已經開動。
列車飛馳在鐵道線上,雖然外界的氣溫有絲絲的寒意,但機班兩人全神貫注地操縱著列車、瞭望著前方、確認著信號。在他們身上,筆者感覺不出絲絲的寒意。“通過信號”、“綠燈”,“進站信號”、“雙黃燈側線停車”,“出站信號”、“紅燈停車”。每一個信號,每一次呼喚、每一個動作、他們都嚴格執行標準化作業,把寒意驅趕走,把責任銘于心。
16時51分,列車停靠在惠州站一站臺,對照《客車對標提示卡》,列車對標260米停準停穩。由于惠州站上車旅客很多,機班實時后部瞭望旅客上車情況,等旅客上車完畢后才能緩解列車。筆者好奇地問了一下司機,為什么要等旅客上車完畢后才緩解列車。司機這樣告知:緩解列車時車鉤會進行伸張,如果旅客正在上車,可能會發生意外。就這么一個小小的細節,機班都考慮進去了。一日三餐,可以對付,工作標準,不能馬虎。這是火車司機們生活與工作的寫照。
列車一路前行,經過了東莞東站、惠州站、龍川站的營業,列車已經滿員了,窗外下著細雨,夜色已降臨,萬家燈火正亮。19時13分,3672次列車緩緩駛入龍川北站停準停穩,隨后機車進庫。19時35分,機車進入庫內。在完成庫內作業任務后,20時10分,機班對這一趟值乘任務進行了小結,對不足之處進行自我分析,以便下一趟值乘更好更安全更平穩。退完勤后,放好乘務包,他們才去食堂吃點夜宵當晚餐。
這就是火車司機的直實寫照,司機謝國勇20年如一日,堅守著職業職責;19次春運如一天,工作在最前線。副司機李帥,剛剛20周歲,也許,在父母的眼里,還是個小孩子,還是個長身體的年齡,但他沒有一點嬌氣,全力做好司機的助手,在春運“大考”中歷練自己,爭取早日考取火車司機。(劉秋岸)